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400亿元,季末因素推动14D资金利率连续7日上涨
发布时间:2021-09-29 16:07:54 浏览:218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刘润榕 韩婕) 央行9月29日公告称,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35%。鉴于当日有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00亿元。至此,央行公开市场已连续9个工作日实现净投放,创去年12月来最长。

2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端品种走势分化,其中隔夜品种大幅回落至1.5%附近,而7天期品种涨幅超30BP。具体来看,隔夜Shibor跌44.1BP,报1.5050%;7天Shibor涨33.5BP,报2.4500%;14天Shibor涨9.1BP,报2.9000%。

跨季资金价格本周以来涨幅明显,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早盘隔夜品种大幅走低,而14D品种利率迈向第7日上涨,上破2.9%,为6月末以来最高。截至12:00,DR001加权平均利率跌42BP报1.4907%,DR007加权平均利率涨29.23BP报2.4812%,DR014加权平均利率涨5.79P报2.93%。

由此可见,即使月内资金供给较为充足,季末因素对银行间资金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重。非银机构方面,受风险资产计算等因素,季末时点银行对其出资意愿不足,结构性紧张有所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行长易纲日前撰文指出,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速仍有望维持在5%-6%的区间,有条件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收益率曲线也可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形态。中国将尽可能地延长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

有交易员表示,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释放信号偏中性,特别提及“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体现偏宽信用的政策取向,可能再度打击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

国君固收覃汉团队分析称,央行三季度例会对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态度并未转变,结构性政策的效果要远胜全面宽货币;财政发力叠加信贷总量增长,宽信用预期发酵的风险还在增加;货币政策更加关注“两年衔接”,对四季度的宽松不能过度乐观。

此外,易纲还强调,继续巩固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理想状态为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着力完善利率走廊机制,有序实现SLF操作全流程电子化。

结合央行23日召开电视会议明确要求推动SLF操作方式改革来看,业内人士表示,这或意味着央行年初以来加强对资金价格的调控,降低资金价格波动是长效性的政策方向,是操作框架转变的结果,并非一时之选,资金价格低波动的状态大概率将维持。


 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