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Reuters报道,中国引领了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工业复苏,而世界其他国家则在努力追赶。
中国制造业活动的反弹速度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铜和铝等金属的进口一直处于创纪录高位。
去年全球贱金属交易格局中,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分歧也很明显。
随着工业活动从年初的封锁中反弹,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成交量飙升。相比之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交易量在今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导致全年交易量下降了7%。
这是有144年历史的伦敦金属交易所继2019年下跌2%之后,连续第二年下跌,但其正在钢铁等新市场赢得份额。
预计将有更多新的LME合约,伦敦、上海和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交易量之争今年料将愈演愈烈。
交易复苏
去年,全球金属交易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而起起落落。
铜是交易最活跃的工业金属之一,突显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脱节。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入禁售期,上海铜成交量大幅下跌,但下半年增长迅速,截至年底,上海铜成交量较2019年水平增长57%,为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伦敦金属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走势均呈相反趋势,第一季度强劲上涨,第二季度则因全球其他地区的锁定而下跌。今年下半年,尽管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活动因中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而大幅增加,但成交量仍然平淡无奇。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交易量在2020年下降了2%,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量仅上升了0.3%。
显然,铜价从3月份的每吨4371美元回升至逾8000美元,主要是在中国生产和交易的。
这种不同步的交易模式在整个金属领域都有体现。
除了锌(下跌15%)和钢筋(下跌21%),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所有金属合约去年都录得强劲的成交量增长。
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锡合约,交易量从2019年的320万飙升至1330万,表明这个小小的锡市场已经进入了中国更广泛的投资范围。
LME价格上涨,交易量下降
LME的交易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跃升,但在下半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同比下降。
12月份的日均交易量比去年下降了20.5%,这还不包括UNA交易。UNA交易是一项合规性工作,自从交易所停止将其作为免费服务以来,这项工作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
2020年下半年交易活动的急剧下降,与贱金属价格的超强上涨同时出现,这表明,在仍是主要对冲论坛的行业参与者中,普遍缺乏买盘。
考虑到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以及相关的封锁对中国以外制造业的破坏性影响,这并不奇怪。
全年,只有两种LME已建立的合约——钢筋和铝——销量有所增长,分别仅为4%和1%。
跌幅最大的是两种铝合金合约,随着交易活动和注册库存螺旋式下跌,这一利基市场似乎有完全消失的危险。
然而,去年对LME来说并不全是坏消息。
该交易所继续迅速进入钢铁行业。新的中国热轧卷材(HRC)合约在其首个全年交易中表现特别好,交易量为93514份,高于2019年的38090份。
今年6月,LME将为欧洲HRC市场以及印度和台湾废钢市场再推出3份钢铁合同。
至少到目前为止,LME对黑色金属交易的介入并没有损害CME的利益。去年,美国证券交易所的HRC合约交易量上升了27%,而废钢合约的交易量增加了一倍多,表明存在一种互利的套利联系。
交换战升温
然而,在工业金属市场的其他领域,交易所交易正变得更加分散。
例如,铝溢价交易似乎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去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四种区域性产品的成交量都出现了增长。
LME姗姗来迟的挤入努力收效甚微,其美国溢价合约在首个全年交易期内仅成交368手。同样将于6月到期的一份新的欧洲溢价合约并未吓阻该交易所。
电动汽车金属似乎将成为这两家交易所的下一个战场。
去年12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一项钴合约,这似乎是对LME交易这种电池金属的直接挑战。LME现货交割的钴合约交易量下跌了86%,仅为1331份,而最新的现金结算合约去年没有交易。
同样定于今年6月达成的一份LME锂合约,在这场战斗中开辟了一条新战线,尽管该交易所是否赢得了锂供应链的支持,让其接受基准期货定价的概念,仍有待观察。
在这场争夺金属市场份额的战斗中,规模越来越大的将是上海期货交易所。
该公司新的“国际”铜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子公司——国际能源交易所(international Energy Exchange)交易。
交易始于11月,12月增至476334手,未平仓合约在月底几乎翻了一番,至20809手。
上海期货交易所走出中国内地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举动,对LME和CME是破坏性的还是互补的,仍有待观察。
至少,新的铜合约可能会成为一个地区定价中心,进一步打破LME一度主导的金属交易格局。
来源:长江有色网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