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宁
近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发布通知,纯苯期货和期权将于7月8日挂牌;同时,还发布了纯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
多位产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纯苯期货和期权的推出,将为纯苯产业提供有效风险管理工具,企业也将会积极参与初期交易。
期待衍生品工具尽快推出
纯苯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下游包括苯乙烯、己内酰胺、苯酚等产品,终端广泛应用于电器、建材、包装材料、纤维材料等领域。据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纯苯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随着现货市场供需结构的快速变化,纯苯产业链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迫切需要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来稳定生产经营。
旭阳集团国际事业部副总经理颜庭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年来,纯苯产业链供需两端快速发展,国际宏观形势和上下游供需错配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纯苯价格长期处于大幅波动中。公司在纯苯板块目前主要面临价格大幅波动挑战,纯苯及下游衍生物价格受原油(607, -8.60, -1.40%)、进口套利、新增产能投放等多重因素驱动,短期宽幅波动现象频发。在期货工具上市前,仅能依赖长协谈判、库存调节等传统方式应对,风险对冲效率不足,尤其在市场极端波动时期承受较大经营压力。
远大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贸易过程中,公司主要面临几方面经营难题:一是国内缺乏纯苯定价话语权。现阶段,纯苯的现货端交易流动性依赖进口现货的成交,但进口货主要计价模式为普氏韩国离岸价估价,在绝对价格的定价话语权上,国内企业较难主动掌握。二是市场信用风险提升。价格大幅波动提升履约风险,尤其是近几年纯苯市场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对企业的风控和头寸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产品流动性不匹配。纯苯下游苯乙烯已有期货工具,但是现有的纯苯纸货(纸货是指一种场外远期交易)流动性与苯乙烯期货不够匹配,交易策略兑现难度增加,限仓也导致市场无法通过纯苯纸货实现更有效的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工具对于产业企业经营及业务开展非常重要,后者可运用期货工具实现对现货头寸的对冲保护。金佳表示:“非常期待纯苯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的推出,可有效丰富市场交易手段,完善产业对冲机制,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交易平台。”
将通过多种方式参与
根据大商所通知,纯苯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共4个,交易代码为BZ,交易单位为30吨/手,交割单位为30吨,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
大商所相关人士表示,为确保交易平稳、严控风险,纯苯期货上市初期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设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7%,新合约上市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牌基准价的14%,交易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的8%。纯苯期权与已上市期权合约设计框架基本一致,交易单位、报价单位、合约月份等均与标的期货合约相同。
多位产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前期已参与纯苯期货和期权合约的调研论证,对合约规则比较熟悉,待期货和期权推出后便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
“作为纯苯市场的参与者,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公司会积极参与应用,用好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工具更好地服务于经营。”金佳表示,同时也将通过参与交割,助力国内纯苯资源区域流通和产业链转移。“希望纯苯期货和期权市场的高效运行,能减少交易信息壁垒,提升中国在国际纯苯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为纯苯产业链核心企业,旭阳集团将积极参与纯苯期货和期权交易。颜庭玉表示,纯苯期货和期权合约规则设计科学严谨,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工具与产业实际的有机结合,公司将积极运用衍生品工具服务生产经营。一方面,基于现货敞口和风险偏好,审慎开展期货套期保值;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期现价差,未来在条件成熟时将探索参考期货价格进行点价交易,并评估利用厂库交割机制优化物流与库存管理的可行性,实现期现协同增效。
产业人士表示,期望期货市场能持续提升流动性、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吸引更多产业客户与金融机构参与,并希望交易所持续优化规则,确保其紧密贴合产业变化,积极打造成熟和高效的纯苯衍生品工具,助力提升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中国价格”。
来源:证券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