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精铜上半年产消“成绩”超预期 下半年能否延续?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1:32 浏览:16
上半年铜价呈现 “N” 字形走势,这一行情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酵、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共振。多重变量的叠加作用,使得铜市供需格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深入剖析铜市供需格局,对理解铜市现状与预判未来走势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1.全球供需分析

1.1上半年铜精矿供需存在缺口,下半年供需依然维持紧张格局

上半年,全球铜精矿供应虽受各地区不同因素扰动,但整体仍呈微增态势。受供给增速不及需求的影响,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滑至-44美元/吨,供需缺口达18万吨。展望下半年,预计矿端产量稳步增长,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全年供需缺口预计扩大至27万吨,加工费或将持续维持低位难以反弹。

1.2上半年全球精铜供应和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中国,海外国家需求表现一般

2025年上半年,全球精铜产量预估1343万吨,同比增3.1%;消费量1329万吨,同比增3.7%,呈现供大于求格局,过剩14万吨。不过受美国虹吸库存影响,供应存在明显区域性不均衡。下半年,国内冶炼厂或因原料成本增加调整生产计划,但海外新增冶炼产能将带来一定供应增量,预计精铜产量持稳;而国内抢装潮结束,但抢出口的效果仍在,预计下半年消费将保持稳中微涨态势。不考虑各类库存和金融属性等因素,预计2025年全球精铜供应维持数字上的过剩格局,考虑在途、库存等因素后,现货市场表现为紧平衡状态。

考虑美国对等关税和232调查等诸多事件的具体情况和细节都还不确定,安泰科将视事态发展随时对全年数据进行修正。


注:e为预估值;f为预测值。数据不考虑库存、在途等因素变化。

数据来源:安泰科

图1全球精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2.中国供需分析

2.1国内铜精矿生产恢复

2025年上半年暂无新的铜矿山项目建成投产,但随着甲玛铜矿恢复正常运营,玉龙铜矿达产运行等,西藏产量快速回升,是国内铜精矿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这些矿山恢复的带动下,预计2025年国内铜精矿有望小幅回升。

2.2废铜市场供需失衡难逆转

废铜市场方面,2024 年结转的高库存基本在一季度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叠加国内回收和海外进口增量有限、以及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继续凸显。展望下半年,90 天取消关税过渡期内,美国 “抢出口” 与中中国 “抢进口” 或推高三季度中后期至四季度前期进口量,但不确定性仍存;且通过其他国家进口弥补美国废铜供应缺口需长期布局。国内方面,虽然以旧换新等政策下,废铜回收量级将会有所提振,但供应量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另外反向开票政策全面实施可能使废铜供应量受到一定抑制,综合来看,下半年废铜供应或仍趋紧。

2.3上半年国内精铜供应过剩,净进口量明显减少

初步估算2025年上半年国内精铜产量约为647.8万吨,预估净进口量为162.7万吨,供应量为810.5万吨;同期消费量为764万吨。综上数据,2025年上半年供应过剩量46.5万吨,过剩量较去年同期扩大23.5万吨。

上半年产量并没有受到太多现货铜精矿加工费转为负值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企业依靠长单加工费维持;二是冶炼的复产产能和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地方骨干企业“保增长”推动;三是副产品金、银、硫酸、小金属等价格上涨,带来良好的副产品回收效益。下半年来看,进入6月以后,此前-40美元/干吨的矿逐步到厂,废铜供应也并不宽松,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开始加大,产量增速将开始有所回落,但全年来看,产量将保持较大增幅。

需求方面,一季度抢出口行为仍在,加之光伏抢装潮、以旧换新政策加码等带动,需求好于预期,二季度中美贸易战变化不断,不过铜价大部分时间相对稳定,还是令刚需得以较好维持。下半年部分前置的需求可能难以维持高增速,美国政策和贸易战等的不确定仍存,需求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进出口方面,1-5月精铜进口量同比去年下降4%,出口量大幅上涨58.7%,6月部分企业仍有出口行为,同时国内进入传统淡季,终端需求放缓,上半年我国精铜净进口在近年来相对低位。后续随着美国对铜加征关税在8月实施,我们预计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部分铜资源将有机会流入国内,但整体增量有限,因此全年来看,净进口量同比去年呈现明显下降。

综合供应和消费来看,初步预计2025年全年国内精铜生产仍保持一定增速,高于消费增量,不考虑各类库存和金融属性等因素,全年精铜供应数字上过剩约29万吨,较上年明显收窄。


注:e为预估值;f为预测值。数据不考虑库存、在途等因素变化。

数据来源:安泰科

图2 中国精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来源:安泰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