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警惕关税政策 期价将迎回落
发布时间:2025-07-29 09:57:07 浏览:23
近期铜价波动明显加大,一改此前窄幅震荡态势,走出了先抑后扬的两段较为流畅的行情。前期由于LME库存压力缓和,铜价自最高80990元回落,并最低跌至77700元。后受工信部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刺激,铜价再度上行,但行情持续时间较短便再度回吐涨幅。
关注美国外贸政策 等待就业数据明朗
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依然悬而未决。据环球时报报道,美政府向尚未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发出新关税税率的通知,税率区间为10%至70%,并计划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税率上限(70%)远高于其4月份宣布的50%,不过并未对市场形成明显影响。市场转而关心上半年美国贸易战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潜在拖累。
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出现明显反复,市场对下半年美国货币政策路径预期也难以有效收敛。从具体数据来看,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9,好于预期值48.8,亦好于前值48.5,但由于订单和就业萎缩加剧,美国6月ISM制造业连续四个月萎缩,美国制造业低迷的局面持续。在美联储关注的就业和通胀数据方面,美国就业数据表现出现明显分歧:其中,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3万人,远不及预期值增加9.8万人,亦不及前值增加3.7万人,创下自2023年3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服务业就业遭遇自疫情以来的最大降幅,市场对劳动力市场走弱的担忧加剧。但随后公布的美国非农和失业率数据戏剧性反转,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人,高于预期10.6万人和前值13.9万人,且前两个月数据被小幅上修;6月失业率从4.2%降至4.1%,且低于预期4.3%。市场对下半年降息预期也因此反复调整,非农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9月降息的概率约为75%。但由于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2.7%,为2月以来最高纪录,令9月降息预期再填疑云,市场调低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并预计到年底前将累计降息近两次。
市场普遍预计7月末降息概率不大,美国与各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走向将对市场预期形成明显扰动,并需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等待产能优化 政策进程成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7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该消息对市场形成明显提振作用,有色金属板块悉数走强,铜价也受到部分带动。
后续需等待淘汰落后产能等产业优化政策的进一步明朗,若有进一步细化方案公布,将再度对铜价形成抬升作用。
供应格局稳定 警惕关税影响
报出的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自7月起持续维持-40美元/吨以下水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口铜精矿加工费并未进一步走弱。CSPT于7月11日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总经理办公会议,鉴于当前现货市场加工费严重扭曲,不可持续,2025年第二季度CSPT总经理会议决定不设第三季度现货铜精矿加工费参考数字。目前全球铜精矿供应虽然持续维持偏紧格局,但铜精矿加工费已经对此充分定价,伴随海外新投产矿山贡献铜精矿,加工费有望进一步企稳修复。
从废铜进口结构来看,6月进口自美国的废铜量锐减,虽然自日本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废铜量有所增加,但难以弥补美国的进口量下滑。粗铜方面,7月矿产粗铜和废产粗铜量整体平稳,但粗铜预测产量均不及6月预测产量水平,阳极铜进口量也多数处于负增长态势。年中过后,炼厂增加阳极板采购将促使更多企业增加阳极板生产,虽然今年废铜供应整体偏紧,但预计后续阳极板供应将有望实现增长。
前期因持续进行的套利操作不仅带来交易所铜库存结构变化,且令LME市场伴随库存下降转为BACK结构,并对LME铜价形成支撑。目前LME铜库存终于再度出现累库,市场忧虑明显放缓,LME现货升水随之走弱,自7月10日起回归Contango结构。2025年7月8日,美国宣布对铜的232调查已结束,并计划自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关税,仍需等待该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并密切关注其对全球精炼铜贸易流向的影响。
终端消费平稳 季节性特征明显
目前为线缆行业淡季,加之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对部分线缆企业生产亦带来一定程度干扰。线缆行业原料及成品库存均经历一定去化,但目前库存水平依然处于高位,淡季消费难有实质性提升背景下,线缆企业生产亦难有恢复。国内空调生产自3月触顶后便进入季节性回落进程,空调销售回落进程慢于生产,但也已经明显步入淡季。上游铜管企业生产继续回落,并在6月出现加速回落情况,空调行业目前淡季特征明显。目前正值汽车行业产销旺季当中,汽车行业产销有望继续加速。
考虑到美国与各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走向将对市场预期形成明显扰动,需密切关注美国铜关税政策落实情况。国内需重点关注淘汰落后产能等产业优化政策有无后续进展。基本面来看,库存压力缓和,终端需求延续平稳。综上,我们认为铜价有望走弱。
来源:国元期货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