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统计部门负责人表示,印度将开始直接从亚马逊(228.84, 6.89, 3.10%)(Amazon)以及沃尔玛(96.83, -1.13, -1.15%)旗下的 Flipkart 等电商巨头处获取价格数据,以改革其基准通胀指标。此举旨在捕捉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并解决当前数据过时的问题。
随着线上平台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纳入线上平台价格数据或能让印度的零售通胀数据更具可靠性。这一调整也顺应了全球趋势 —— 从美国到韩国,多个国家已将扫描数据及线上价格纳入通胀测算体系。
一项私人研究显示,2024 年印度在线购物者约有 2.7 亿人,预计这一数字将以每年 22% 的速度增长。
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部长索拉布・加尔格(Saurabh Garg)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统计部门已开始从 12 个人口超 250 万的城市的电商网站上抓取价格数据,同时正与各电商平台洽谈,以直接获取数据。”
加尔格指出,电商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正不断提升,而家庭消费支出调查(HCES)显示,其占比已足够高,应被纳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统计篮子。他补充称,此举旨在让该指数更具代表性和时效性。
印度政府要求电商企业向其共享商品的周均价格,随后这些价格数据将与更广泛的数据集进行交叉核验,以避免数据偏差。
明年初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系列推出时,这些新增数据来源将被纳入指数计算。同时,由于近期一项消费调查显示印度民众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比有所下降,新指数的权重也将相应调整。
此次通胀指数改革还将纳入来自线上渠道的机票价格和流媒体服务价格数据 —— 在这些消费领域,线上渠道占据主导地位。
更广泛的统计体系改革
加尔格表示,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数据来源和统计项目上的调整,是印度未来两年计划推进的多项重大统计改革之一。其他改革还包括推出以 2022-23 财年为新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系列。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已启动一项投资调查,并开始更频繁地发布就业报告,但部分经济学家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
加尔格称,政府已将月度就业报告的调查家庭数量从之前的约 4.5 万户增加了近一倍。
他表示:“因此,月度周期性劳动力调查(PLFS)的样本量扩大后,即便在月度维度上,统计结果也足够精准、可靠,能够为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月度周期性劳动力调查的测算框架与国际公认标准保持一致,确保了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加尔格还透露,统计部门目前正在设计一项新的 “服务业生产指数(ISP)”,作为衡量服务业产出的季度指标。服务业占印度 GDP 的比重超过 50%,但其数据的统计频率远低于制造业。
他表示:“该指数有望在明年年中推出。”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