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三铜价小幅反弹,美元指数大幅回落给市场支持,短期而言,美元仍会继续下寻支持,铜价仍会有支持。目前市场关注周四美国的零售和就业数据。回到铜市上,国内铜现货升水在换月前走高,但相对而言,也属于正常水平,近期铜期限价差有所扩大,表明现货与预期的分歧加大。在铜价上涨加大财务成本的同时,国内铜加工材加工费下降,凸显出实体的压力。
铝:周三沪铝延续昨日剧烈波动,一度冲上万八刷新近10年来新高。昨日市场传言新疆将限产,传言尚无法证明真伪。本周铝锭铝棒去库略有加速,现货市场表现偏强。下游大厂订单充足,旺季消费偏乐观,但抛储仍是一大风险。短期沪铝易受各方消息影响,建议暂时观望,万八附近考虑加大套保比例锁定利润。
锌:周三沪锌震荡偏弱。最新公布的美国3月CPI数据创逾八年半最大涨幅,叠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和就业将加速上升,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隐忧再度升温。同时从基本面来看,沪锌亦有转弱的风险,秘鲁3月出矿量逆势反弹,削弱了因该国疫情而原矿供应缩减的预期,而在国内环保压力边际减弱的背景下,周社会库存意外转为累库,供需面转为宽松下预计短期锌价震荡下行。
铅:14日沪铅主力2105合约高开震荡,上破5日均线。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速度创2018年8月以来新高,通胀升温,美元指数下滑均对基本金属构成提振。现货方面,两市库存外减内增,冶炼厂跟盘上调报价,下游蓄企观望情绪增加,实际成交表现欠佳。
锡:美国公布3月通胀数据大幅上扬,不过市场预计美联储将不会改变维持低利率的承诺,美元承压下滑。上游瑞丽口岸因疫情关闭,或导致锡矿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并且国内受新一轮环保督察影响,云南地区部分锡冶炼厂面临停产,锡矿供应端呈现趋紧。目前国内库存去化表现不及预期,不过近期锡价回落,下游逢低采购意愿增加,锡价下方空间有限。
镍:周三沪镍宽幅震荡。自镍价现货回调后,硫酸镍-电解镍价差维持高位,利润刺激下产商购买镍豆熔炼硫酸镍的意愿增加,3月镍豆持续去库,而不锈钢方面进入消费旺季叠加海外需求充沛,钢企排产维持高位,预计下游强需求带动下沪镍下方空间有限。
废钢:14日废钢市场价格窄幅偏强运行,全国45个主要市场废钢平均价格3039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上涨11.89元/吨,调价钢厂涨跌互现,主流钢厂及市场废钢价格暂稳运行。近期钢厂到货持续增加,受钢厂利润尚好支撑,废钢需求依旧强劲。成材价格仍旧偏强,废钢价格易涨难跌,预计15日废钢价格盘整运行。
焦炭:钢厂提降第八轮落地,但市场在提降第九轮和提涨一轮中博弈加剧。减排限产有往河北扩散的可能性,但高炉对原料需求近期环比稍有抬升。焦炭因山西环保督察部分限产,供应匹配式回落,现货市场优质焦炭提涨诉求渐浓。期现贸易情緒较好,但港口可获库容有限,因此盘面保持升水格局震荡运行。山西环保限产有部分实际影响,期货盘面升水格局下跟随钢价回调可造当继续持多。
铁矿:本周海外发运大幅下滑提振盘面短期看涨情绪,但二季度外矿增产预期维持不变,压制远期矿价。需求端,成材进入消费旺季,但近期限产政策继续收严,高炉开工维持低位,炼钢利润修复无法有效提振铁矿需求。但现货美金报价坚挺,进口利润倒挂,对矿价形成支撑,预估盘面震荡为主。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5305元,较周二夜盘收盘涨147点。成交量384.57亿美元。
标普500指数收跌16.93点,跌幅0.41%,报4124.66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53.62点,涨幅0.16%,报33730.8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收跌138.26点,跌幅0.99%,报13857.84点。
欧股收盘多数上涨,德国DAX30指数跌0.08%,法国CAC40指数涨0.4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73%,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32%。
5月WTI结算价涨2.97报63.15美元/桶,涨幅4.9%。6月布伦特涨2.91报66.58美元/桶,涨幅4.6%。
上期所原油期货2105合约夜盘收涨4.14%,报410.3元人民币/桶。沪金夜盘收跌0.69%,沪银收跌0.04%。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4月15日(周四)晚盘收盘下跌0.55%报366.4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4月15日(周四)晚盘收盘上涨0.15%报5274.0元/千克。
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跌约0.7%,报1736.30美元/盎司。
螺纹收涨0.41%,热卷收涨0.29%,焦炭收涨0.10%,焦煤收涨0.19%,动力煤收涨2.86%。 燃油收涨3.78%,沥青收涨2.45%,塑料收涨2.13%,PTA收涨2.02%,玻璃收涨1.2%,橡胶收涨0.96%。 菜粕跌1.09%,玉米、豆一豆二、淀粉、郑棉、棉纱、豆油均涨超1%。
宏观与行业要闻
1、工信部就“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2、“十四五”核电开工提速 规模化批量化发展可期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内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有望按每年8台左右的建设规模和节奏推进。会议期间还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报告》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预计核能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中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相关核电公司有望受益。
3、国家电网:沙特智能电表项目竣工 安装500万只智能电表
日前,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完成沙特智能电表项目,部署安装500万只智能电表。据了解,项目采用的计量主站系统、智能电表及配套设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软硬件出口及相关服务产能总计超6亿美元,未来或进一步实现相关产能在沙特及周边地区的输出。
4、国家能源局:2025年地热能供暖面积增加50% 推进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5年翻一番。征求意见稿还提到,将稳妥推进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适时出台电价或相关支持政策,在西藏、川西、滇西等高温地热资源丰富地区组织建设中高温地热能发电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低温和干热岩地热能发电工程。支持地热能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发展。
5、商务部:中国外贸好于疫情前,全年增速料“前高后低”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实现了29.2%的高增长,超过市场预期。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14日称,一季度外贸好于疫情前水平,预计全年外贸增速将呈“前高后低”走势。李兴乾也坦言,当前中国外贸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如疫情走势不确定,贸易问题政治化干扰国际贸易秩序,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国际物流运力紧张、运费高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不能盲目乐观”。
6、生态环境部与国开行联合印发通知,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
日前,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的通知》。《通知》明确,生态环境部与国开行将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为基础,加快推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重大项目和促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等;在中央项目库中补充建立金融支持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加强对垃圾、污水处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等重大项目,以及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的储备与支持。
7、柬埔寨吴哥航空与海口市政府签约,将在海口运营第七航权航班
4月13日,柬埔寨吴哥航空公司与海口市政府签约,打造航空运营基地项目。该公司计划在疫情结束后,开辟海口至东北亚、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盟主要商旅城市的第七航权航班。吴哥航空公司董事及中国区总裁湛大卫湛大卫透露,企业拟未来五年投资近5亿美元,在海口投放约10架飞机,建立海口基地并探讨成立中柬合资航空公司。未来还将探讨将企业在中国的结算中心设在海口江东新区。
8、CRU:至2023年全球铜产量将持续受到新冠疫情打压
CRU铜研究主管Vanessa? Davidson在全球铜业大会上警告称,至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将持续对铜产量构成压力,因企业减少活动以保护员工。Davidson表示,去年政府实施的封锁削减了大约50万吨铜产量,尤其是在美洲的矿场。尽管今年铜矿山产量预计将增长2.5%,但许多矿业公司决定推迟包括剥离和维护等关键活动,以保护工人,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几年将继续受到疫情的影响。
9、高盛预测铜价将升至15000美元
高盛集团加倍看好铜的前景,现在预测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推动需求,铜价到2025年将达到每吨15,000美元。高盛认为随着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中的使用激增,只有比当前高得多的价格才能让铜的供应得到补充。
10、LME有色金属库存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增加3525吨,铝库存减少8025吨,锌库存减少1050吨,镍库存增加5754吨,锡库存增加15吨,铅库存减少1025吨。
11、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4月14日上期所铜增加2527吨至120944吨;4月14日上期所铝增加94吨至157672吨;4月14日上期所铅增加16233吨至58714吨;4月14日上期所锌增加1786吨至40725吨;4月14日上期所锡减少10吨至7656吨;4月14日上期所镍增加39吨至8887吨
12、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成立大会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召开
4月13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承办、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协办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成立大会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以“智能互联安全”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旨在通过探讨钢铁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新动能、新路径,实现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13、2021年4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增2.88%
中钢协数据,2021年4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273.93万吨、生铁1960.15万吨、钢材2090.76万吨。本旬平均日产,粗钢227.39万吨,环比增长2.88%、同比增长16.86%。
14、环保风暴中的唐山:钢企战战兢兢
一位在上述检查中停产的某钢企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此举对当地钢企震慑力极强。“现在唐山环保限产执行很严,高炉都是扒炉限产,数据端各环节都会受到监测,钢企战战兢兢,目前没有企业在环保方面敢放松、敢做假。”他说,“市场对限产放松不抱有幻想了,5月限产区域可能进一步扩大。”
15、焦企扎堆提价 拉焦车辆排队等焦
自2020年三季度起,焦炭价格开启“火箭式”上升,经历连续数十轮提价后达到2900元/吨,创近年来新高。随后,焦炭价格开启下行。今年以来,焦炭价格经历8轮下降后首度上涨。下游市场处于旺季,支撑价格企稳回升。随着钢厂高炉开工率进一步提升,焦炭采购难度加大,有的企业拉焦车辆排队等焦。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