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投入不设上限 铸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过去这里不能久待,烟囱上的灰落下来特别脏。2020 年,烧结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完工后,厂区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通廊边的葡萄架就是在那时搭建起来的。”新天钢集团一职工说。在这个获评为天津市冶金行业首批国家AAA 级工业旅游景区的厂院里,该集团员工三三两两在休憩。
据悉,2021年新天钢吨钢碳排放量为1.44吨,远低于行业均值1.8吨~2.0吨。与2018年比较,该集团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2019年,该集团碳排放量与实际配额尚有缺口,需要去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指标,而到2021年,配额已有结余,甚至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易了。
碳排放配额从“有缺口”到“有结余”,得益于新天钢集团持续不断的环保投入。3年来,新天钢集团总投入80亿元,改造、提升、新建环保项目220余个,先后实施10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发电、烧结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工业炉窑脱硫、原料场封闭、皮带通廊封闭、冲渣水余热回收等一 系列节能减排改造项目。2021年,该集团减少外购电25亿千瓦时,节省电费近18亿元,自发电率由18%提高至70%左右。同时,该集团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目前,旗下已有4家实体厂完成厂区光伏敷设。预计,年发电能力达45.7兆瓦,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
此外,打造清洁运力也是新天钢集团环保投入的重要一环。“在打造清洁能源运输方面,我们投入了200多辆纯电重卡以及5辆氢能重卡。不久前,我们与长城控股签订了氢能生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氢能重卡的数量也将增加至200多辆。再加上天钢公司实施的‘公转铁’项目,专线铁路每年运量达1300万吨,年可实现降碳8万余吨。”负责加氢站建设运营的德龙集团德达物流公司总经理唐佳佳介绍说,目前,天钢公司每天的物料通过清洁能源运输的比例已达80%以上。
绿色始终是新天钢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今年7月—8月份,新天钢集团天钢公司、联合特钢公司先后通过生态环境部超低排放验收审核,可享受国家“不停产”“不限产”“减免环境税”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