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总体稳定 三季度铝价或迎涨势
发布时间:2025-07-22 09:10:25 浏览:10
二季度,国内电解铝现货价格呈现偏强震荡走势。自4月上旬铝价深度下跌并触及年内低位后,价格于中旬开启震荡修复行情,运行重心逐步抬升,随后进入较为频繁的波动阶段。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铝价算术平均价格为20197.33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330.13元/吨,跌幅1.61%;环比2025年一季度则下跌236.18元/吨,跌幅1.16%。
在宏观层面,中美关税政策博弈成为二季度初期铝价深跌的重要诱因。随后,随着贸易关系缓和,叠加下游需求端的支撑,铝价逐步震荡回升。
供应运行稳健需求展现韧性
当前,电解铝行业供应端运行良好,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截至6月底,全国电解铝建成产能为4505.8万吨,运行产能达4300.4万吨,产能运行率稳定在95.44%,较3月增长0.19个百分点。二季度,电解铝总产量为1069.58万吨,较一季度增加14.45万吨,增长1.37%,供应端呈现稳中小幅增长态势。
从产能变动情况看,6月底,铝厂的铝水就地转化率小幅提升至76%左右,铸锭量相应减少。同时,由于地区间套利机会引发的货物跨区流动,导致部分地区现货到货偏少。西南、西北地区的技改升级产能持续释放,山东部分产能向云南转移,目前尚未完全达产。内蒙古新增42万吨电解铝产能已通电投产,后续投产进度仍需持续关注,其余地区产能变动相对平稳。
需求端则展现出较强韧性。尽管二季度初受到中美关税博弈的冲击,但在传统旺季终端需求支撑及“抢出口”效应带动下,电解铝库存持续去库,维持在近年低位水平,对铝价形成有力支撑。4月上旬,铝价一度下探至19500元/吨附近,随后触底回升,并于6月12日再度突破20500元/吨关口。
随着旺季逐渐结束以及关税利好因素的消化,下游终端需求趋于疲软,对铝价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不同细分领域需求呈现分化态势。截至6月底,铝型材类企业开工率约为48%,铝板带企业开工率维持在65%左右,铝箔企业开工率约为67%。电解铝社会库存去库速度放缓,已有累库迹象。
综合来看,供应端增量有限,需求端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对铝价的底部支撑由强转弱。
成本与市场情绪对价格的影响
原料端氧化铝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推动电解铝行业利润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二季度,电解铝平均成本为16438元/吨,环比下降6.43%,行业平均利润达3748元/吨,环比增长36.32%。二季度,国内氧化铝现货均价为3062.31元/吨,同比下跌16.42%,环比下跌20.23%。
成本端的下移虽然削弱了对铝价的支撑作用,但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个别铝厂的复产进程,从供需层面间接影响铝价走势。整体来看,二季度,成本端对铝价的影响相对有限。
市场情绪方面,自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至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市场参与者情绪经历了从谨慎到逐步回暖的过程,对现货交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季度铝价或先抑后扬
截至7月14日,国内铝价日均价为20470元/吨,环比下跌1.54%,较6月底累计下跌逾300元/吨。结合当前宏观环境、供需格局及季节性规律判断,预计三季度铝价将呈现“窄幅趋弱后反弹”的走势。
从宏观层面看,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仍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变量。7月以来,特朗普宣布对铜产品进口加征50%关税,并对菲律宾、文莱等多国加征20%~50%不等的关税,贸易摩擦风险再度上升。与此同时,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部分美联储官员倾向于在下次会议考虑降息,市场普遍预期9月降息概率上升。7月底及9月中旬的两次利率决议将成市场焦点,不排除铝价受宏观因素带动出现阶段性反弹的可能。
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总体稳定,云南部分新增产能将在三季度陆续释放,但整体增量有限。7—8月需求延续传统淡季特征,下游消费偏弱,社会库存逐步累积,价格支撑力度弱于前期。随着“金九”旺季到来,终端需求有望回暖,带动下游开工率回升,库存去化预期增强。
综上所述,预计三季度铝价将呈现先抑后扬走势。考虑到当前库存水平远低于去年同期,铝价下跌空间相对有限。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