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四铜价震荡下行,价格运行重心落在六万九以下。铜价短期面临着美联储鹰派表态和国储抛铜的双重压力,市场观望心态浓郁。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现货的层面,据了解下游新的订单近两日表现犹豫,多等待价格企稳,但此前由于高价积压的订单开始赶工。实际贸易层面,随着价格大幅下挫,现货进口亏损快速收窄到接近盈亏平衡,但贸易升水还没有触底反升的迹象,进口贸易带来的支撑可能还需要等待。
铝:17日沪铝窄幅震荡。本周官方抛储消息出炉,市场对于铝抛储的预期已比较充分,只待投放总量和方式的最终实锤。本周铝锭社会库存下降近3万吨,铝价回调后下游采购回暖现货小幅升水。短期市场缺口仍在,去库将延续,沪铝有望维持在高位,暂以18000-19000元区间震荡对待。
锌:周四沪锌低开高走,震荡反弹。最新公布的美联储公布的议息纪要表明了对通胀转为长期的忧虑,并讨论了提前加息的可能性,令有色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宽幅震荡。从基本面来看沪锌亦有转空的风险,近期矿端边际宽松,冶炼费触底反弹刺激炼厂积极开工,叠加下游转入淡季,相关部门官宣抛储,预计锌价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弱,建议多单减仓。
锡:美联储会议后发布的点阵图暗示加息将提前,并且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增加,美元指数大幅回升;并且国家部署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措施,近期抛储正式落地。云南限电限产,锡冶炼厂产量继续受到影响,不过后市随着当地降雨增加,电力供应预计逐渐好转。目前沪伦比长时间保持低位,精锡净出口大幅增加,利好国内库存消化;加之锡价高位回落,刺激下游入市采购,锡价表现抗跌。
镍: 周四沪镍持续下挫。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和国储局官宣抛储的新闻令镍为代表的有色大幅下挫,但实际来看镍市基本面仍强,一方面是菲律宾矿到港量不及预期,国内矿端再度转为去库,另一方面是下游需求强劲复苏,不锈钢6月维持高位排产,硫酸镍数周供不应求,预计短暂调整后镍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钢坯:17日唐山钢坯稳报4940元/吨,目前唐山本地及周边部分钢厂普碳方坯报4940元/吨,均含税出厂。昨黑色系期螺日盘低位回调,缓和市场操作情绪,受下游轧钢企业轧线停产检修影响,钢坯需求跟进不足,但碍于目前市场供小于求的局面未改,加上成本端压力下,坯厂不会低于成本线出售资源,钢坯自身支撑尚存,预计短期钢坯价格稳中偏强。
焦炭:焦炭市场暂稳运行。多数焦企维持满负荷生产,订单较好,目前厂内焦炭库存多维持低位。钢厂采购节奏整体正常,由于近日山东以钢定焦政策文件发布及原料端焦煤价格偏强,市场多以观望为主。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6.4277,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303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307点。
标普500指数收跌1.84点,跌幅0.04%,报4221.86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210.22点,跌幅0.62%,报33823.45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收涨121.67点,涨幅0.87%,报14161.35点。
欧洲STOXX 600指数初步收跌0.17%,报459.10点,美联储宣布6月FOMC利率决议声明之前,已经连续九个交易日创收盘历史新高。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涨0.02%,报15713.56点。法国股指初步收涨0.13%,英国股指初步收跌0.42%,意大利股指初步收跌0.20%。
WTI 7月原油期货收跌1.11美元,跌幅1.54%,报71.04美元/桶。
上期所原油期货2107合约夜盘收跌2.60%,报442.40元人民币/桶。
COMEX 8月黄金期货收跌将近4.7%,至少创2020年11月份以来主力合约最大单日跌幅,报1774.80美元/盎司,创4月30日以来收盘新低,美联储最新利率预期点阵图冲击到黄金多头。
现货黄金失守1770美元/盎司关口,较日高跌超55美元,日内大跌2.23%,创5月3日以来新低。COMEX期金跌至1770美元/盎司下方,日内重挫4.83%。
国际铜夜盘收跌1.53%,沪铜收跌2.59%,沪铝收跌1.47%,沪锌收跌3.49%,沪铅收跌1.37%,沪镍收跌0.84%,沪锡收跌1.68%。
黑色系期货普涨,焦煤主力合约涨幅达4%,现报2062.0元/吨,铁矿石涨近4%,焦炭涨3.7%,热卷涨超2%。
宏观与行业要闻
1、香港失业率回落至6% 就业市场持续向好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7日发表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显示,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由2021年2月至4月的6.4%下降至同年3月至5月的6.0%。就业不足率亦由2021年2月至4月的3.3%下降至3月至5月的2.8%。统计显示,与2021年2月至4月比较,在2021年3月至5月期间,大多数主要经济行业的失业率(不经季节性调整)均见下降,其中建造业以及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有相对明显的降幅。
2、商务部:中国仍然是全球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实现较快增长。从前5个月的情况看,外国投资者仍然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用实际行动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商务部将持续推动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强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3、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半导体短缺导致全球50万辆汽车生产延迟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表示,半导体短缺已经导致全球50万辆汽车的生产延迟,并可能持续拖累汽车制造商直至2022年。该协会总裁Thorsten Muschal表示,2021年第二季度非常具有挑战性,大规模生产中断、延迟和偶尔停产的现象仍将存在,欧盟一些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减少产量,他们可能无法在今年底或2022年初之前重建库存。
4、发改委:我国吸引外资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
发改委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1-5月,我国吸引外资4,8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领域,一些新的大项目正在洽谈。
5、工信部与中国银行签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共同签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加强信息共享与资源协同,共同探索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新场景、新模式,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6、日本对原产自中国和韩国的热镀锌铁丝发起反倾销调查
日本财政部6月14日公告决定对原产自中国和韩国的热镀锌铁线(Hot-dipped Galvanized Steel Wire)发起反倾销调查,主要涉及日本海关税号721720项下产品。
7、占比超四成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6月17日至18日在安徽合肥举办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大会开幕式上介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加快变革的大背景下,新型显示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特征更加明显。2020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直接营收达到4460亿元,全球占比达到40.3%,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8、发改委:将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铜、铝、锌国家储备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昨天,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即将组织投放铜、铝、锌国家储备。此次投放面向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在参与条件方面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倾斜。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还将会同有关方面,视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9、LME有色金属库存
6月17日LME铜库存增1125吨至143750吨;6月17日LME铝库存增1575吨至1628800吨;6月17日LME铅库存减175吨至87850吨;6月17日LME锌库存减1925吨至263450吨;6月17日LME锡库存增25吨至1990吨;6月17日LME镍库存减1236吨至238602吨。
10、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6月17日上期所铜减少2912吨至121032吨;6月17日上期所铝持平至81130吨;6月17日上期所铅增加352吨至113676吨;6月17日上期所锌减少100吨至17511吨;6月17日上期所锡减少54吨至3734吨;6月17日上期所镍减少265吨至6320吨
11、中钢协何文波会见中电联党委书记杨昆一行
6月1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会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一行。双方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在双方面临的共性问题上如碳排放配额分配基准值设定和绿色能源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12、发改委:鼓励钢铁企业加快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发改委表示,鼓励钢铁企业加快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高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电炉钢工艺发展,提升行业整体节能环保水平。鼓励国产铁矿项目建设扩产,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引导钢铁企业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3、发改委:预计未来一段时期 国内对于粗钢的需求还会有一定上升的空间
发改委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十四五结束前,国内对于粗钢的需求还会有一定上升的空间,将严格执行禁止新增产能的规定,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钢铁行业优化布局,提升钢铁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