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对铝的供给方面的影响
铝行业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2020年我国铝产业链的碳排放量约为5.6亿吨,约占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仅次于工业品生产环节钢铁的21.1亿吨和水泥的20.4亿吨,远高于铜、铅、锌行业等碳排放不超过0.5亿吨的其他有色金属行业。
所以,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节能、减排、降耗措施必不可少。对于铝行业供给方面,可能就意味着电解铝行业获将发生第二次供给侧改革,未来水电铝和再生铝的比例有望提高。
光伏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或推动铝需求
根据中国光伏业协会预计,至 2025年,乐观估计全球范围内累计光伏装机量或将达到约389吉瓦,在相对保守的估计下也将达到约274吉瓦。而在中国范围内,也将分别达到约123吉瓦和约92吉瓦。
随着光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开启大幅增长模式,铝材的消费量将被带动。
由此可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对应的铝消费前景广阔,未来可能会对铝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而新能源汽车也逐步成为购车主流。据统计,2021年前四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75万辆和73.2 万辆,同比增长2.6倍和2.5 倍,渗透率达到8.3%,相较2020 年提升了2.9%。2020年10月发布的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到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分别达到540/1200万辆,渗透率将分别达到20%/40%。
因此,汽车轻量化作为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由于铝合金具有减重效果好、安全性能好等突出优点,成为汽车轻量化目标的主要应用材料。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对铝合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大,2020年铝合金占据汽车轻量化市场近65%。
另外一方面,我国目前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86 辆,汽车渗透率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回暖、城市化建设的逐步完善,预计购车需求还将逐步增加。因此,汽车的新能源化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环境,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板块对铝的需求都在同步增加,且呈逐步放大的趋势。可见,“碳中和”目标的推动将进一步带动铝消费,铝行业未来市场前景良好。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