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调整不改中期上涨逻辑 铝价平稳中静待花开
发布时间:2025-11-06 09:58:31 浏览:30
进入四季度以来,沪铝价格延续自年中的强势表现,保持连续上涨态势,运行重心稳步抬升。10月以来,主力合约重心上移至21000元/吨上方。近期铝价上涨,一方面受宏观情绪回暖带动,另一方面受海外供给侧扰动及有色金属整体走强影响,市场对铝长期供需格局的乐观预期升温,推动价格持续上行。同时,国内铝市场基本面稳健,对铝价形成有效支撑。
宏观宽松驱动再定价,政策预期向结构性支撑转移
自9月美联储2025年以来首次降息并于10月再次降息后,全球流动性环境显著改善,成为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重估与资源再配置的重要契机。对于工业金属而言,降息带来需求预期修复与融资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货币政策宽松通常领先于补库存周期启动,增强市场对终端消费回升的信心;同时,融资成本下降减轻了贸易商与矿山企业的资金压力,刺激现货持仓与资本开支意愿。在此背景下,沪铝价格自10月以来持续走强,运行重心稳步上移。
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会后释放偏鹰信号,市场对12月再次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沪铝短线小幅回调,但资金迅速回流并延续上涨态势,显示市场情绪具备较强韧性。总体来看,宏观利好虽已阶段性兑现,但铝价上涨逻辑正由政策预期向产业结构性支撑转移,未来走势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持续力度与供给端约束的动态博弈。
在宏观利好逐步消化后,市场资金面仍维持对沪铝的积极交易态度。基于铝行业长期供需格局稳健的基本判断,叠加近期海外扰动频发及有色金属整体走强,铝价中长期上行逻辑进一步得到强化。
海外扰动频发与产能释放缓慢 全球电解铝供给格局趋紧
近期,市场对全球电解铝供给趋紧的担忧显著升温。一方面,海外供给侧扰动频发。美国世纪铝业宣布减产约20万吨,South32电力合同将于2026年3月到期,并下修了2026年的产量预期,海外也有其他部分铝厂同样问题,对海外电解铝厂进一步减产风险担忧叠加能源成本波动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共同加剧了市场对未来海外铝供应不稳定的预测。
另一方面,全球新增产能释放进展缓慢。中国电解铝产量总体稳定,但已接近政策约束下的产能上限,后续增量空间有限,新增产能中仅有霍煤鸿骏扎铝35万/年吨项目和天山铝业20万吨/年项目待投产,但即使在年底前通电投料,真正实现稳定产出也要到明年一季度,综合推算2026年全年电解铝产量同比增加50万吨左右。
海外自建及中资企业在海外布局的扩产项目推进普遍滞后,华青、南山、力勤等企业的项目工程建设速度均低于规划,进度最快的信发集团印尼项目在一期投产之后,二期项目预计也将放慢速度。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背景下,加之地方政策多变、海外用工难等因素,企业投资十分谨慎,预计2026年海外电解铝产能投产总量在100万吨/年以内。综合来看,全球电解铝供给端较为脆弱,投产缓慢而减产预期增强,为铝价中期向上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沪伦比值走低 价差收窄促使进出口格局调整
受海外基本面走强影响,伦铝涨幅明显强于沪铝,沪伦比值降至近年低位。截止目前,伦铝比值已下降至7.43。在此背景下,内外价差收窄使得来料加工贸易模式利润被压缩,部分进口套利空间关闭,阶段性抑制了长单外的铝锭进口量。但由于中国与俄罗斯间的长协订单持续执行,加之国内铝价呈现补涨态势,预计进口量仍将维持高位。同时,海外铝价上行推高了铝材出口盈利窗口,有利于带动后续铝材出口量增加。
铜价走强与政策推动共振,“以铝代铜”预期强化
此外,有色板块的联动效应持续显现。近期铜价在宏观宽松预期、矿端扰动、产业政策预期的多重推动下快速上行,铜铝比维持在4.0以上。从相关性角度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与投资的青睐,高比价持续下去将导致铝代铜量增加的预判也是资金转向青睐铝的一个因素。2025年3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以铝节铜”为扩大铝消费的重要方向。该政策强化了铝在交通、输配电、建筑等领域的替代性应用预期,进一步巩固了中长期需求增长的确定性。因此,若后续铜价继续走高,“以铝代铜”逻辑将进一步强化,从而增强铝价的上行动能。
国内电解铝稳健运行,供需结构支撑价格中枢上移
当下中国电解铝产业链的基本面表现是市场研判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总体来看,供需格局稳健,电解铝行业运行保持平衡,价格上涨具备坚实支撑。
(1)供应增长受限,运行稳定。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稳定,新增项目释放节奏受制于能耗指标和产能置换政策,整体增量有限。产能天花板的持续存在成为沪铝价格的重要支撑因素。与此同时,海外铝锭进口量保持高位,为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结构性补充。
(2)需求持续扩张,结构性亮点突出。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中国电解铝累计表观消费同比增长4.61%,较去年同期增速提升0.27个百分点,整体消费延续稳步上行态势。从结构来看,铝消费重心正由传统建筑、房地产领域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线缆等新兴行业转移。其中,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和输配电领域“以铝代铜”应用的扩大,成为下半年带动铝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新兴产业的高景气度有效对冲了传统板块的波动,使铝需求结构更趋多元化。
(3)需求韧性十足,高价逐步向下游有效传导。 从初级加工环节来看,尽管铝价维持在相对高位,但企业整体生产积极性仍强,未出现大范围减产,仅有个别企业因检修而阶段性减量,整体产量仍处于历年高位水平。随着月末铝价持续走强,铝水消耗量下降趋势明显收窄,显示下游消费的韧性依旧充足。市场对高价的适应度逐步提升,终端采购节奏趋于平稳,表明当前铝价的上涨已在产业链中实现传导。
(4)库存维持低位,现货支撑增强。10月国庆期间虽出现阶段性累库,但累库幅度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节后社会库存继续去化,整体水平仍处历史偏低区间。11月初现货库存出现反复,一方面价格大波动对交易节奏产生了阶段影响,另一方面华东需求旺盛导致货物流向发生变化,但这种阶段性的变化难以改变库存的中期趋势,11-12月铝锭社会库存预计将继续下降,体现季节性特点。另外,从我们对下游的调研中发现,铝价快速上涨过程中下游通过消化库存来调节采购节奏,但产业链整体库存降低后下游补库需求仍在,随着市场对高价的接受度逐步提升,市场买兴有望提升。
综合判断
阶段来看,受美元指数强势反弹及美国政局波动的影响,市场担忧情绪升温,宏观层面对有色板块整体施压。沪铝价格随之出现短期调整,但从价格的跌幅和跌势来看,铝表现出非常强的抗跌性,预计跌幅将逐渐收敛,并回归基本面。
中期看,铝价上涨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海外供给扰动频发、内外价差扩大,以及政策利好带动中长期消费增长,进一步强化了价格中枢的上移预期,铝价静待花开,基本面预期逐一兑现和强化后有望向上突破22000元/吨。
来源:外媒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